留言咨询
首页 > 图书分类 > 计算机系列 >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双色、微课)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双色、微课)

ISBN:978-7-5767-2116-4

主编:李鹏 景征骏 陈宏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修订日期:2025.8

¥59.80元

本教材系统构建了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采用“基础理论-核心协议-关键技术-实践应用”的递进式架构,共分八章全面解析现代网络技术。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从宏观视角切入,阐述网络的定义、演进历程及体系结构,剖析分组交换与协议分层的核心思想,奠定全书的认知基础。第2章 Internet应用层聚焦HTTPFTPDNS等核心协议,解析Web服务、文件传输、域名解析等应用场景的实现原理,揭示应用层如何通过协议栈支撑多样化互联网服务。第3章 TCP/IP协议深入传输层与网络层,详解TCP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机制,以及IP寻址、路由选择、子网划分等关键技术,构建对互联网核心协议栈的立体认知。第4章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回归通信本质,阐释信号调制、传输介质、信道复用等物理层技术,解析MAC地址、帧结构、差错控制等数据链路层核心功能,揭示比特流传输的底层逻辑。第5章 计算机局域网探讨以太网、Wi-Fi等主流局域网技术,对比总线型、星型、环型拓扑结构,解析VLANSTP等扩展技术如何提升局域网效能。第6章 网络连接设备及技术系统讲解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设备的运作原理,结合NATACLQoS等技术,阐明设备如何协同构建复杂网络架构。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解析Windows ServerLinux等系统的网络服务模块,探讨用户管理、资源共享、安全策略等功能的实现机制。第8章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例通过校园网、企业网等典型案例,演示需求分析、拓扑设计、设备选型到部署优化的全流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全教材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导向,构建从原理到应用的完整内容闭环。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历史演进,还结合前沿技术介绍了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迁及现实案例,并且结合AI技术引导读者使用DeepseekAI工具进行拓展学习,开阔读者在AI背景下的思维视野。

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引言  1

1.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2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4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9

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模型 10

1.2.1 层次型体系结构  10

1.2.2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分层与服务  10

1.2.3 OSI体系结构  14

1.2.4 局域网体系结构  18

1.2.5 Internet体系结构 19

1.3 标准及其制定机构  21

1.3.1 标准  21

1.3.2 国际性标准化组织  22

1.3.3 因特网标准化组织  23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24

1.4.1 泛在网络和泛在计算 24

1.4.2 云计算  28

1.4.3 下一代网络  30

1.4.4 网络融合  31

AI下的拓展学习 32

本章练习  33

2章 Internet应用层  34

2.1 Internet应用层概述  34

2.1.1 Internet发展历史  35

2.1.2 应用层协议概述  37

2.1.3 应用层服务模式  39

2.2 DNS域名系统  44

2.2.1 域名系统概述  44

2.2.2 域名结构  46

2.2.3 域名的解析过程  48

2.2.4 DNS的区域与查找  50

2.2.5 主要资源记录  51

2.3 Internet服务及协议  53

2.3.1 万维网(WWW) 53

2.3.2 远程登录(Telnet) 56

2.3.3 文件传输协议(FTP)  58

2.3.4 电子邮件  60

2.3.5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4

AI下的拓展学习 65

本章练习  66

3章 TCP/IP协议  68

3.1 TCP/IP概述  68

3.2 IP协议  69

3.2.1 IP地址  69

3.2.2 IP数据报  72

3.2.3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75

3.2.4 IP数据报的转发  77

3.2.5 子网掩码与无分类编址 79

3.2.6 ICMP协议 85

3.2.7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 87

3.2.8 IPv6  95

3.3 传输层协议  101

3.3.1 传输层功能及服务 102

3.3.2 TCP协议  103

3.3.3 UDP协议 107

AI下的拓展学习  108

本章练习  109

4章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10

4.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10

4.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10

4.1.2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112

4.1.3 传输信道及传输介质 113

4.1.4 信道参数  117

4.1.5 通信编码  118

4.1.6 传输方式  120

4.1.7 传输形式  122

4.1.8 数字频带传输技术 123

4.1.9 脉冲编码调制技术 124

4.2 信道的多路复用  125

4.2.1 多路复用原理  125

4.2.2 频分多路复用  126

4.2.3 时分多路复用  126

4.2.4 波分复用  128

4.2.5 码分复用  129

4.3 数据交换  130

4.3.1 电路交换  131

4.3.2 报文交换  131

4.3.3 分组交换  132

4.3.4 快速交换  135

4.4 扩频技术  135

4.4.1 直接序列扩频  136

4.4.2 跳频扩频与跳时扩频 137

4.4.3 混合扩频  139

4.5 差错控制技术  139

4.5.1 差错控制概述  139

4.5.2 差错检测  140

4.5.3 差错纠正  142

4.6 物理层接口  144

4.6.1 物理层接口的基本特性 144

4.6.2 接口规范与标准  145

4.7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服务 146

4.7.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47

4.7.2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协议 150

4.7.3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154

4.7.4 Internet 的点对点协议(PPP)  157

AI下的拓展学习  161

本章练习  161

5章 计算机局域网  163

5.1 局域网概述  163

5.1.1 体系结构的演进逻辑 163

5.1.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协议模型 164

5.1.3 局域网的核心特征 166

5.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66

5.2.1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类 167

5.2.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167

5.2.3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 169

5.2.4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 171

5.3 以太网  173

5.3.1 以太网的发展状况 173

5.3.2 IEEE802.3技术规范 175

5.3.3 以太网连接方式  176

5.3.4 MAC帧格式与MAC地址 179

5.4 高速以太网  181

5.4.1 普通高速以太网(1995年前后)  181

5.4.2 千兆以太网  181

5.4.3 万兆以太网  182

5.4.4 更高速以太网  184

5.5 无线局域网  186

5.5.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86

5.5.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188

5.5.3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189

5.5.4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90

5.5.5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92

5.5.6 无线局域网标准  194

AI下的拓展学习  197

本章练习  198

6章 网络连接设备及技术 200

6.1 网络各层的互联  200

6.1.1 物理层互联  201

6.1.2 数据链路层互连  202

6.1.3 网络层互连  202

6.1.4 高层互连  203

6.2 网卡和集线器  203

6.2.1 网卡  203

6.2.2 集线器  206

6.3 交换机  208

6.3.1 交换机概述  208

6.3.2 交换机的分类与技术特性 210

6.3.3 交换机的连接  211

6.3.4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213

6.4 路由器  214

6.4.1 路由器概述  214

6.4.2 路由器的分类  216

6.4.3 路由器的硬件结构和启动过程  217

6.5 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 221

6.5.1 Console端口及远程登录的命令行方式 221

6.5.2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的命令模式 223

6.5.3 通过Telnet对路由器进行远程配置  227

6.5.4 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的配置 230

6.5.5 动态路由RIP的配置 233

6.6 虚拟局域网  236

6.6.1 虚拟局域网概述  236

6.6.2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237

6.6.3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238

6.6.4 虚拟网的配置  240

6.7 网络地址转换(NAT) 244

6.7.1 传统NAT 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245

6.7.2 NAPT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248

AI下的拓展学习  250

本章练习  251

7章 网络操作系统  252

7.1 网络操作系统  252

7.1.1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 252

7.1.2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254

7.1.3 DNS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55

7.1.4 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61

7.1.5 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265

AI下的拓展学习  270

本章练习  270

8章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例  272

8.1 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概述 272

8.1.1 网络系统与其生命周期概述 272

8.1.2 需求分析  273

8.1.3 网络技术的选择  274

8.1.4 网络设备选型  276

8.2 网络逻辑设计  276

8.2.1 3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276

8.2.2 网络可靠性设计  280

8.2.3 IP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 284

8.3 综合布线系统与设计  287

8.3.1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及适用范围  287

8.3.2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288

8.3.3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291

8.3.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91

8.4 校园网设计实例  298

8.4.1 某校网络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298

8.4.2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与技术选型  302

8.4.3 总体设计方案  303

8.4.4 网络安全性设计  305

8.4.5 网络IP地址规划  306

AI下的拓展学习  308

本章练习  308

参考文献  310

配套资源下载

登录下载

目录下载

登录下载

样章下载

下载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在线专业老师, 快速回复 解答您的教材问题! 邮件咨询